手机不可了,化装品也卖不动,韩国商品为什么在中国不吃香了 ...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编辑/冯雪、郭光昊】“韩国汽车不可了,化装品也不可了。”
“想起来也就10年前买过三星的相机和电视。”
“随美国起舞,难怪在中国卖不动,真解气!”
近期,“韩国对华商业或31年来首现逆差”的消息让两国经贸话题再度升温,韩国商业协会上海代表处3月发布的一则陈诉也在交际媒体上引发讨论:在对中国市场1000人举行问卷观察后,这份陈诉得出了一个令许多中国消耗者颇有同感的结论——比年来韩国商品在华人气大幅下滑,少有人问津。
从汽车到化装品,中国市场上“韩潮”向“寒潮”的嬗变,早已引发韩国媒体关注。客岁7月,《朝鲜日报》便以《被中国市场扬弃,‘韩国制造成回想’》为题报道形容,中国企业的飞速强大“将韩企挤出市场”;《韩国日报》本年1月撰文,直接将韩国商品在华占据率降落归咎于“美国激起中国人的爱国感情”。
在韩国商品在华降温的同时,日本制造好像也“不香了”。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土家电受到青睐,国产汽车在销量榜上攻城略地,中国电商、汽车、家电品牌“登岸”日韩的消息屡有传出,让许多网友感叹“今是昨非”。
在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尚勋看来,影响韩货在华市场体现的因素有许多,但中国品牌的崛起及产物品格的升级,可谓最根本的缘故原由。中国社科院天下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石先辈特殊提到,将来韩国商品在华是否能走出低谷,既要看两国的政治水暖和中国经济走势,也取决于韩国品牌可否在华重塑自身竞争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中央主任陈子雷则提示,对日韩品牌在华贩卖遇冷不应盲目乐观,还要从更久远的角度对待。从总体上来看,日韩仍在部门关键制造业技能和工艺范畴领先天下,中国企业可在新业态和新消耗模式等方面发挥自身上风,相互的互助远景非常广阔。
韩国三星位于中国的一处门店(资料图)
韩货遇冷,中国品牌崛起是根本
3月5日,韩联社一篇题为“疫后韩货在华遭冷遇”的报道在交际媒体流传开来。韩国商业协会上海代表处的这项观察有几项数据值得关注:与疫情初期的2020年相比,中国消耗者对韩国商品形象的好评选例下滑5个百分点至54.5%,而差评选例激增6.6个百分点到10%;商品评价欠好(35.9%)、国家形象(34.6%)、竞争力不敷(33.6%)成为观察对象不买韩货的重要缘故原由。
现实上早在疫情暴发之前,韩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占据率已比年出现下滑。
客岁12月27日,韩国当局部属非营利商业促进机构大韩商业投资振兴公社(KOTRA)发布陈诉表现,只管2012年至2021年间,中韩两国之间的商业规模连续增长,总体生意业务额有所增长,但韩货在华市场体现疲态尽显——2012年,韩国商品在中国入口商品市场的占据率为9.2%,2015年到达峰值10.9%,今后渐渐降落,到了2018年和2019年分别降至9.7%和8.4%。2021年则跌至近10年的最低值8.0%。
韩国产物在中国入口市场合占份额(《韩国日报》图)
韩国《亚洲日报》2月援引汽车行业数据,当代汽车2016年在华销量达180万辆,市场份额稳固在10%左右。但今后销量节节下滑,2017年“腰斩”至78.5万辆,到了2021年和2022年仅分别为35.2万辆和25.4万辆,市场份额萎缩至1%。
在化装品范畴,《日经亚洲批评》客岁3月报道称,韩妆品牌爱茉莉平静洋正缩减其紧张中档品牌悦诗风吟在中国的门店网络规模,另一家韩妆公司LG生存康健试图转向美国市场“突围”。韩国元大证券的数据表现,2021年第三季度,这两家公司美妆产物在华贩卖额分别降落8%和2%。
2016年上海美博会,模特展示韩国品牌化装品(视觉中国)
回首起曾经的“韩货热”,石先辈说,其时韩流文化受到接待,一些地方卫视等电视台积极引进韩国影视剧、音乐和综艺节目以及明星,趁着这股东风,韩国商品以高品格、创新性和时尚为卖点,吸纳了大量中国消耗者的关注和信任。反观其时的中国本土品牌尚处在发育和发展阶段,在代价和质量方面难与韩货竞争。
“但如今,环境变了。”石先辈指出,影响韩国产物在中国市场的体现的因素许多,有政治关系、消耗者偏好、国内竞争、经济情况以及文化因素等诸多方面。
值得留意的是,韩国媒体对韩货在华遇冷多有分析,不乏将其归因于中美对立的论调。比方《韩国日报》本年1月5日刊文称,“‘韩国制造’在华市场体现日渐萎靡,都因美国激起中国人的爱国感情”,这篇报道援引韩国当局部属商业促进机构的相干陈诉内容,快要些年韩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占据率显着降落的缘故原由归咎于美国。
《韩国日报》:“韩国制造”在中国市场遇冷,因美国激起中国人的爱国感情
石先辈以为,从一方面看,中国国产物牌的崛起确实对入口品牌造成肯定的竞争压力,由于中国制造的部门产物在质量和代价方面绝不逊色国际品牌,拓宽了国内消耗者的选择范围。另一方面,中美商业抵牾简直会影响中国消耗者对国外入口产物的购买感情,作为美国盟友的韩国天然会受到波及。另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韩国商品在华热度降落还大概与韩流文化降温、韩国货自己的质量、代价、营销等因素有关,假如韩国商品无法满意中国消耗者的需求和盼望,便很难维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品牌的崛起和中美抵牾加剧是最紧张的两点缘故原由。”李尚勋表现,中国品牌气力的加强正在形成替换韩国商品的消耗趋势,应该说是最根本的缘故原由。别的像新能源汽车如许的新消耗趋势出现,也有一部门缘故原由。
但同时,李尚勋以为,韩媒提到的有关中美抵牾因素确有影响,但只会短期存在。
“在中国市场,美国的特斯拉、苹果手机的人气照旧相称高的,究竟当人们举行公道消耗时,会思量到商品的代价和品格,也就是所说的性价比,有的人还会购买某一特定品牌的产物来满意自身消耗需求。”李尚勋说,“按照恒久的趋势看,企业的品牌和性价比是最关键的因素。”
萨德风波、手机自燃……韩货面对信托危急
从大韩商业投资振兴公社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2015年可以说是比年来韩国商品在华市场占据率的峰值。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环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天国以为,韩货遇冷实在是随着中韩两国比力上风的变革产生的征象,无法归因于特定年份。中韩两国之间不停是以中心品商业为紧张特性,而随着国产化历程的提拔,大量从韩国入口的中心品被国产中心品替换。
此前,韩国天下经济人团结会亚太互助组组长李在洙曾表现,随着中国技能的快速发展,韩国对中国的中心产物出口正在淘汰,而中国制制品的入口数目正在增长,如今已很难在对华商业中赚取巨额利润。
李尚勋则留意到,实在在2005年的时间,中国入口商品市场中的韩国商品的占据率就到达过11.6%的峰值,然后有一段小幅度降落;到了2015年又上升到了10.9%,但厥后就逐年下滑,以是说2015年是个很显着的迁移转变点。
2021年上海第四届进博会,韩国当代起亚展台(汹涌影像)
对于这一征象,他枚举出三方面的因素。起首是中国科学技能和创新本领的进步:中方优化财产和经济布局,实行了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布局性改革、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财产的培养,进步了中国的科学技能和创新本领。这就导致在钢铁、机器、电子电器等范畴的韩国产物被中国国产商品替换。
另一方面,这种征象与中国入口商品市场日趋猛烈的竞争有关。李尚勋分析,中国经济维持了很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入口规模飞速增长,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增长对华出口。按照团体趋势来看,在2015年从前,韩国商品的占据率渐渐代替了日本,但在2015年之后,韩国被东盟代替的趋势愈发显着。
别的,半导体是韩国对华出口的主力产物,占据了对华出口约30%的比重。但台湾地域对大陆的半导体出口增长较快,也对韩国产物市场占据率的降落起到了肯定的影响。
“一边是中国品牌的强大,另一边韩国也面对着信托危急。”石先辈提到,2015年事后不久,韩国当局独断专行引发萨德风波之际,中韩关系受到严峻打击,中国国内对韩国观感广泛恶化,导致中国民间消耗对韩国实体商品及服务类产物的需求大为缩减。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在中国优化经济布局和政策红利的驱动下,厚积薄发的中国企业渐渐发展并强大起来,技能和品格得到了大幅提拔,推出了许多新的产物。中国电商发展也促进国产物牌的营销,使高质量国产物牌在中国市场有了驻足之地。
“萨德”反导体系(资料图)
“除外部情况外,韩国品牌的营销没能很好地跟上中国市场情况变革。”石先辈以为,一方面是代价因素,部门韩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订价过高,多数中国消耗者对代价照旧比力敏感,高价不符合中国消耗者的购买风俗和需求。另一方面,部门韩国品牌没能在当地化和差别化方面下功夫,很多韩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定位缺乏差别化,无法凸显其与其他中国品牌的区别,难以吸引消耗者的关注和信托。
“中国消耗者不再一味寻求入口货,消耗偏好回归理性,特殊是一些韩国产物质量题目引发了公众的担心和质疑,好比三星手机频发爆炸和自燃变乱,也导致中国消耗者对韩国品牌信托度降落。”
日韩商品“不香”了,但部门范畴上风仍在
和韩国商品一起失意中国市场的,另有一些日本品牌。“十年前还感觉日本货自带高端的标签,但不知不觉间,现在添置家电或汽车时很难起首想到日本品牌了。”有网友在交际媒体上如许说道。
1979年,松下电器与中国签署协议,拉开了日本家电企业在中国发展奇迹的序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深化,日本品牌在华各处着花。国泰君安证券统计的汗青数据表现,1990—2000年这十年间,日系品牌的销量、占据率均到达汗青顶峰,松下一度占据近20%的中国彩电市场份额。
松下在杭州的工业区(松下中国官网)
“当时候,中国的财产本领无法满意人们日益高涨的物质需求,多数中国人成了日本品牌家电的拥趸。”石先辈说。进入21世纪,在国内品牌强大、民族感情和代价战带来的市场压力下,很多日本品牌开始黯淡下来,拖累了其在环球市场体现。
根据德国数据公司Statista统计,2020年环球重要家电制造商前五排名为海尔、LG、惠而浦、美的和BSH(博世及西门子)。电视方面,TCL、海信、小米、创维等销量靠前;空调方面,格力、美的、海尔恒久占据环球市场的前三。
遭遇“骨感”实际的另有一众日本车企。据日本“东洋经济在线”网站报道,日系车在华乘用车市场的占据率从2020年的23.1%大幅降落到2022年的17.8%,而2022年日本品牌在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据率仅为1.7%。
“市场竞争是暴虐的,随着中国国产物牌的崛起和新消耗趋势的出现,日本商品在已往的上风范畴受到打击是一定效果,至于将来怎样,还要看外部情况、市场的走向和企业可否把握机会了。”
石先辈以为,对于日韩企业来说,他们在对华商业的产物和市场计谋上不尽雷同,有各自上风范畴,面对的环境存在差别。
韩国三星电子半导体生产装备(资料图)
从产物范例技能气力来看,日本和韩国在某些范畴存在重叠和竞争,也各有特色。韩国以消耗电子、半导体、汽车等范畴的技能气力著称;日本的出口产物涉及多个范畴,如汽车、电子产物、机器、化学品等,特殊是在一些高端技能范畴,如呆板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日本技能气力处于领先职位,依然具备很强的竞争上风。
面临韩企在华销量降落的逆境,《朝鲜日报》客岁7月25日曾刊文称,韩国业界乃至已经产生一种氛围,即“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赢利的期间再也不会返来了”。
究竟果真云云吗?
“只管日韩货在华销量有所下滑,但相较于国货而言,日韩企业简直在一些范畴仍保有上风。”石先辈说,“起首是技能比力上风。日本和韩国的一些企业在一些电子产物、半导体等范畴的技能创新方面仍具备领先上风,在细密加工和高品格外貌处置惩罚方面也比中国企业做得更好。”
日本安川电机生产的工业呆板人(日经中文网)
陈子雷则提到,已往中国消耗者看好日韩商品,尤其是境外消耗动员了国内消耗,但如今渐渐出现了疲惫感。像汽车、电饭煲另有马桶盖这类商品属于耐用消耗品,重复消耗的周期较长,其他的一些非耐用消耗品,其时照旧比力受接待的。在国内市场,日韩的一样平常消耗品格量照旧比力好的,但是代价竞争力弱一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中国国内消耗需求降落显着。几个因素叠加起来,导致了日本和韩国品牌贩卖的下滑。
陈子雷提及日系车时说,他们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据率降落,重要照旧由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井喷式发作,无论是内销照旧出口都具备强盛的竞争力。随着新能源这种新兴业态的发展,中国的成绩却为天下瞩目,日企的竞争上风并不显着。
2021年进博会,丰田推出的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氢燃料电池车(汹涌影像)
他表现,日企在中国消耗者需求及汽车行业转型方面出现了失误。固然日本在氢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贩卖上占据比力大的竞争上风,但这种上风并没有转化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上风,包罗在中国现地生产贩卖,由于它涉及加氢站建立、售后等等各方面的因素,日企在这些方面都没有取得很大突破。
至于当下的市场情况是否会演变为恒久趋势,陈子雷坦言,“我们更必要从久远角度对待这个题目。”
“我们也不能过早地对日韩一些品牌的贩卖的下滑太过乐观,这既有消耗者消耗模式变化的因素,也受到疫情期间收入降落的影响。以是要用一个更长的时间周期来对待这个题目。”陈子雷说,中国市场的变革也能给日韩企业带来商机,但这取决于他们是否能用战略前瞻性的眼光对待中国市场;是否可以或许在研发制造、工艺和生产方面符合中国消耗者的需求;是否可以或许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这都是日韩产物在华销量可否得到规复的关键题目。
中国品牌“登岸”日韩,竞争之外还要看到广阔互助远景
感受到中国品牌强大的,实在远不止国内消耗者。随着中国企业不停在底子科研及焦点技能范畴加大投入、厚积薄发,中国制造早已摆脱了“便宜”和“低端”的标签,渐渐成为外洋消耗者的“心头好”。
现在,中国已成为韩国海淘市场的焦点商业国,韩国消耗者通过电商购买中国高性价比电子产物的需求大幅攀升。中新网客岁12月报道称,“双十一”和“玄色星期五”等大促期间,韩国人在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上抢购中国货,乃至让海关物流中央都发生了“爆仓”,还在韩国带火了电竞键盘、筋膜枪、咖啡机、盲盒潮玩等新国货。根据移动数据分析平台App Annie的统计,2022年“双十一”期间,速卖通成为韩国下载量第一的购物类APP,凌驾韩国最受接待的本地电商平台Coupang。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产物因高性价比受到外洋消耗者的青睐。”李天国说,“韩国是中国的紧张商业同伴,在已往中韩商业之中,中国在更多地入口韩国品牌的制制品,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正在走进韩国家庭,受到韩国消耗者喜好,中韩商业中的中方逆差也在大幅下滑,这也代表了中国产物的国际竞争力的提拔。”
李尚勋表达了雷同的见解。他表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企业的产物有自身的代价上风,在环球许多国家占据着紧张职位。但如今,中国产物不但仅拥有代价上风,技能和品格也在快速提拔。
“从这个角度看,在韩中国产物的人气上升,实在不敷为奇。我预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韩国消耗者选择中国商品。”他说。
海信在日本的线下门店(资料图)
现在,中国品牌正积极捉住新消耗趋势的有利机遇,在日本市场开疆拓土。现在比亚迪已占据日本电动大巴近七成份额,比亚迪的电动乘用车ATTO 3 已于本年1月31日在日本上市贩卖。比亚迪还规划,到 2025 年底前,在日本天下开设 100 家门店,以满意日本市场的相干需求。
《日本经济消息》在客岁9月的一篇报道中提到,中国厂商在日本家电市场存在感渐渐增长,比方海信团体在日本设立了研发基地,并开始贩卖自主规格的产物。报道特殊指出,中国家电在日本从前只注意低代价,如今则面向日本厂商关注度较为单薄的年轻人制造商品,由此在把持市场上打开了一个口子,其商品开始摆放在日本量贩店的夺目位置。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产物在日本销量简直是有增长的,特殊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不外陈子雷也提示,固然比亚迪已经创建了桥头堡,但不外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将来还大概面对许多题目。比方比亚迪要面对日本汽车行业协会订定的苛刻指标,比亚迪是否可以或许到达情况和安全技能方面的指标,从而顺遂地在日本举行贩卖,还存在肯定的不确定性。
比亚迪在日本市场投放的宣传片截图
“两边的互助远景非常广阔。”陈子雷以为,从总体上看,日韩仍旧在一些关键制造业的技能和工艺方面领先天下,中国企业则可以在消耗新业态等方面发挥自身上风,捉住商机进军日本,给本地带去新的消耗模式。在发挥上风的同时,也必要同日韩开展供应链方面的互助。
预测将来,石先辈说:“当前,三国相互之间都有着较强的市场依靠,中国也在亚洲供应链中发挥着中枢职位。RCEP见效也对中国产物打开日韩市场有肯定助力作用,随着中国出口品牌质量和技能含量大幅度提拔,为进军日韩做足了预备。将来三国应继承就维护亚洲供应链的稳固、流通、高效运转保持密切互助。”
李天国也夸大,在竞争之外,中韩企业更应看到广阔的互助远景。
“中韩两国在已往的三十多年里,充实发挥两国比力上风,增强商业与财产投资互助,形成了精密的财产分工关系。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气力的加强与技能的进步,两国的比力上风范畴出现较大变革,两国在一些财产范畴的竞争性也随之加强,这对中韩财产互助与商业带来肯定的挑衅。”
李天国夸大,中韩必要根据这种新的变革趋势,实时地调解投资与商业布局,发掘像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制药、智能物流、物联网等新兴财产互助范畴,探索新的互助模式。别的,两国也必要增强战略沟通,清除外部因素的干扰,增长相互明白与信托,把握好双边关系的大方向,共同实现地区经济繁荣与发展。
<li style=";" id="PIC" class="clearfix">
假如你连1元都不想充,试试这款页游!300%爆率,免费送vip!
高爆打金服广告
相识详情 韩国产物和服务在中国大陆遇冷,这个话题,你想阐明什么,三星手机脱离你照旧天下第一,韩国文娱脱离你,走向全天下,起亚汽车脱离你,照旧天下汽车销量第五名。别人脱离你,没有活不下去吧,你也没有别人的脱离,成为天下销量冠军吧 韩国的产物,汽车,衣服,手机,化装品这三类我打仗过,感觉就是花了不少心思在表面上,空有其表,用料不讲求,败絮此中。尤其衣服,样子货,代价贵,用料次。 假如韩国日本断供中国产物的配件及质料,中国产物还能不能连续发展? 只要是印着韩文,就感觉是赝品,怎么买? 国产的商品格量、品碑都上来了,谁还会用外国货啊 本土品牌崛起才是根本,天下上也不是二选一,没有谁崛起别人就肯定要消灭。 韩剧简直有推广的作用!会有一帮粉丝去买那些化装品。另有整容。手机和汽车简直是由于中国的国产物牌起来后被挤下去了!此中另有一些是政治,民族感情(疯狂偷窃中国文化申遗),以及他们的骚操纵(电池爆炸案)。等中国企业走岀去后,韩国会更差! 我就知道国产的产物大多数信不外,我只有这个消耗本领,未办法。 久不久就败败人家的商品,最好的入口货都令国内消耗者产生猜疑。
页:
[1]
2